(相关资料图)
资本市场回归理性,对已完成多轮融资的成长企业来说,如何继续借力资本做大做强?面对上市重重挑战,企业该坚持到底还是并购退出?新的一年,攻守之间,战略如何抉择? 近日,
「睿兽成长计划」的成员们就“成长企业如何实现多元化资本进化之路”在上海进行了两天半的互动学习,他们均为来自工业互联网、企业服务、医疗健康、硬科技、新能源、消费科技等当下最热行业的泛B轮企业创始人, 多位业内顶级投资人、专家导师莅临分享。 精彩内容总结如下,希望对更多创业者有所启发。
资本进化路径多元“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泛B轮”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颇为微妙的时期,一方面企业脱离早期的野蛮生长,开始步入正轨;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的高速成长,一系列痛点问题接踵而至,及时洞察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UClou d优刻得 CF O桂水发有逾26年资本市场运作、财务管理、投融资并购方面的经验。他为大家分享了“科创企业成长之痛”——融资之痛、治理之痛、标准之痛,以及针对这些常见症状的对应策略。 UCloud优刻得CFO桂水发 企业的成长之痛,就是企业转型的“信号”,比如:创始人总感到时间不够用,在解决突发问题上花的时间太多;不清楚员工都在干什么,同时员工对公司发展目标也缺乏了解;公司内优秀管理者屈指可数;公司的销售量虽然在持续增长,但利润却不增加;每个人认为“要把事情做好,我得亲自干”,同时大多数人认为开会只是在浪费时间;公司虽然有计划,但缺乏足够的跟进,因此完不成工作目标,员工对自己职位也没有足够的安全感等。 桂水发提醒大家:科创企业的成败,除了对科技的难度预计,重要的是研发、创业阶段的现金流安排,研发与融资,双轮驱动。科创企业融资,要考虑到创始人利益及公司治理,丰富融资手段,降低融资成本,减少沟通压力,不忘创业初心。切不可有“借鸡生蛋”的思路来从事未来科技的研发、经营。
B轮是企业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此时企业应该“未雨绸缪”,及早规划IPO路径,从资本的角度提升企业估值,为未来企业上市做好准备。毕⻢威中国TMT组审计主管合伙⼈卢鹍鹏 卢鹍鹏曾服务多家TMT公司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他为大家分享了全球资本市场的最新发展情况、后期融资及财务筹备,对于如何选择上市地点、各地上市的流程,以及上市的财务问题、IPO申报企业的注意要点,上市后的股权激励都有精彩的讲解。 比如,股权激励的形式包括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在目前实务中,上市公司采用的股权激励方式主要有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以及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薪酬性股票期权股份支付交易环节则分为等待期、行权有效期和禁售期,具体可分为授予日、可行权日、行权日及出售日,过期则失效。
企业资本进化除了继续融资和上市,“并购”也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但对于大多数企业创始人来说还比较陌生,潜意识可能比较抗拒,对心态考验极大。当企业面临多种选择的时候,应该如何思考和抉择,主动整合还是断臂求生?鼎晖投资基金高级/管理合伙人 柳丹 柳丹博士负责鼎晖投资成长基金和天使基金健康医疗领域的投资,投管包括药康生物(688046)、成都先导(688222.SH)、天境生物(IMAB.O)、九强生物·迈新生物(300406)等数十个知名项目。他为大家剖析了在当前资本寒冬下企业IPO逻辑发生变化、并购退出是否会成为主流,此时企业自救的方法,以及未来的多种可能性。并分析了过往早期医药行业投资的变化趋势,这些趋势包括: 早期项目渐少,比如2014年首轮项目占所有融资项目中的70%,但到了2020年,该比例骤降至20%;融资速度提升,比如2014年企业从成立至完成首轮融资平均30个月,但自2018年以来融资速度大幅提升,从平均11个月到2020年平均4个月,到了2021年,企业平均0.8个月完成首轮融资;融资金额高涨,2019年前,首轮融资金额相对稳定,平均融资额7000万,2020年金额就已翻倍,首轮项目平均融资2.3亿元。 中金公司投行部并购组执行总经理胡霄俊 胡霄俊曾主导完成40余宗具有影响力的并购项目,结合中金公司服务“并购退出”的经验,他为大家讲解了企业并购退出的三大模式,深度剖析A股并购退出的优势和考虑、境外中概股借壳模式探索、外资入境战略投资,同时提到A股并购重组正在成为更常见的企业证券化路径,具体包括上市公司重组和借壳上市。 相比于IPO方式,并购退出在时间表等方面有较强的确定性,在方案条款设计上有较高灵活性,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并购退出正在成为更合适、常见的PE退出路径。同时胡霄俊对企业并购退出未来趋势进行总结性展望,比如A股重组成为重要场景,Buyout交易持续活跃(PE、MBO),央企、国企、产业整合也是重要动力,灵活的境外市场、外资入境值得关注。
导师们的分享引发了睿兽成长计划成员们的深度思考,一位亲身经历过企业并购的睿兽成员分享了他的心得。他谈到,企业被并购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创始人要做好心态上的调整。一旦决定“卖掉”企业,就要卖得彻底,不能犹豫不决,一旦股份留得过多,就容易患得患失,这会影响创业者的判断力;当创业者失去企业51%的控制权后,更要注意调节心态,把剩下的股份当做几倍的缩水去看待,而不要认为自己还是企业里的“二号位”。
上市不是终点“进化”才是必要条件「上市标杆企业参访」是睿兽成长计划的亮点。在本次睿兽成长计划活动中,睿兽成员一起走进了“全球实时互动云第⼀股”——
声网。 随着云原生、元宇宙、网真等新技术概念的诞生,各行各业的创业者都加入到“实时互动”这个大赛道中,而成立于2014年的声网更是全球实时互动云服务开创者和引领者,已经赋能社交直播、教育、游戏电竞、IoT、AR/VR、金融、保险、医疗、企业协作等20余行业赛道,共计200多种场景,全球注册应用已超51.1万。
实时互动蕴藏着巨大的产业机遇,声网“持续构建生态”的能力令人称道,值得高成长企业创始人学习;此外作为一家全球化公司,声网在出海领域也有着深刻的洞察。声网公共事务部、战略部的多位管理层分享了关于元宇宙、出海、数据安全等领域的前沿洞察及生态构建。 比如在中国的出海企业中,超过50%都是社交和泛娱乐厂商,占据绝对优势。 全球泛娱乐下载量主要来自于印度、美国、巴西,其他增长较快的小型市场主要来自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 声网创始⼈兼CEO 赵斌 作为一名连续成功创业者,声网创始人兼CEO赵斌 和睿兽成员共同探讨了上市过程中及上市后的⼼路历程,以及声网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挑战以及对应的战略转变,并从创始人的角度对B轮企业在战略发展、管理、上市、创始人心态等方面给出积极建议。
创业征途漫漫,上市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站。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企业应该不断追求的“终极目的”呢?复朴投资董事长赵 军从自己人生、创业、投资的丰富经历出发,提到“进化”才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进化的核心就是“知行合一,与时俱进”。 复朴投资董事长 赵军 在谈到多年来积累的投资经验与教训时,赵军提到要“找对市场 ”,是否有望在三年后爆 发?国外有没有先例、历史有没有参考?同时你拥有客户越多,影响力就越大;创业要创新,“新”是一个核心关键词,这包含了技术、产品、渠道、模式等等,未来的商业是“数字化+智能化”。 而在“找对人 ”的问题上,赵军认为创业者是“红花”,投资人则是“绿叶”,面对模糊的未来,投资人要能拉着正确的创业者一起摸索;而创业者必须有魄力、眼光、超强的学习能力,同时创业团队要能够互补,有凝聚力,执行力是关键。 赵军告诫大家不要以上市作为最终目的,“大宴不怕晚”。他以身边的创业故事来举例,这位创业者在历经多次转型、换跑道后,仍然不断保持进化、越做越大,最后在美国成功上市。 赵军以“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启发大家,创业就是一个负重前行的过程,创始人只有一步步稳扎稳打、不断进取,最终才能在“葡萄树”上品尝胜利的果实。
新一期睿兽成长计划已经启动招募,如果你是泛B轮高成长潜力企业的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有在垂直领域深耕、带领企业成为独角兽和上市企业的强烈意愿,希望与更多行业先锋共同交流进步。欢迎点击左下方的
阅读原文报名,与众多同行者一起穿越变局,携手稳渡!
!
(点击文章标题跳转链接)
关键词:
股份支付
股票期权
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