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文:乐纯生物并购康晟生物 王逢:确保“增速、增量、提质”的外延式增长价值

2023-01-18 10:54:34 来源:和讯网

近日,乐纯生物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由诺和诺德控股股东Novo Holdings(诺和控股)、泛大西洋(600558)投资集团(泛大西洋)、高盛资产管理(高盛)等机构领投,老股东弘晖基金、康君资本、惠每资本、中科科创、华盈健康基金等跟投。在产业端,也“官宣”了对知名培养基研发与生产制造企业“康晟生物”的并购。这一并购交易将进一步提高国内生物制药上游耗材行业成熟度。

高增长赛道中,并购逻辑是什么?


(资料图片)

“我们买技术、不买市场份额。” 这是乐纯生物联合创始人&CEO王逢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乐纯生物的外延式增长,开始于2022年初收购优质过滤器企业格氏流体,再到年末将康晟生物纳入旗下,至此,以早期优势业务SUS为一体,过滤+培养基为两翼,乐纯生物三大耗材业务格局成型。

这也与康晟生物创始人、现乐纯生物集团首席战略官潘洪辉的“执念”——乐纯生物并购康晟生物,双方最大的考量是技术整合而非资本方向。资料显示,潘洪辉是美国肯塔基大学生化博士,曾任Merck、海正药业(600267)等公司高级科学家、首席科学家,其长久的职业时光是置身于生物制药培养基产品的研发前沿。在科学家们的视角中,推动一个又一个的技术攻关、升级,是永不可放弃的“科技原生力”。

他表示,乐纯生物与康晟生物分别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并且能互为补充,将完全打通细胞培养领域,为制药客户提供更完美的解决方案。并购整合带来的技术想象,打动了潘洪辉,也成为乐纯生物决策此次并购的主要因素。乐纯生物创始团队有相似特点和标签,创始人秦孙星亦是长期处于科研一线,“技术信念”始终不改。“从1.0到2.0,再到更远的未来,乐纯生物始终是一家科技驱动、研发驱动的公司。”

对于此次并购 ,王逢极为看重:“在产业链条如此之长的一个行业中,单一产品不能形成真正的护城河壁垒。此次并购康晟生物,我们将在上游形成非常强大的解决方案。举例来讲,未来,乐纯生物从细胞系/细胞株,再到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培养基过滤装置,深层过滤装置等,基本可以为有细胞培养需求的客户提供全部服务。”

截至2022年,拥有约17000㎡集培养基开发与生产,细胞株开发到GMP中试生产的现代化生物医药创新服务平台。2022年建成投产的苏州培养基产研基地可年产培养基300T。

在产品方面,康晟生物拥有核心产品宿主细胞株。细胞株全程记录文件清晰明了,可提供客户全球监管机构都能接受的文件证明。而清晰合规的知识产权,可帮助客户到全球任何国家申请临床批文或者药品上市,将知识产权风险降到最低。此外,康晟生物还拥有核心产品培养基。康晟生物培养基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培养基配方开发能力,“包括对配方里每个成分对细胞的影响、培养基配方对细胞代谢的影响等等。同时,对原材料的研究,包括对杂质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每个成分原材料对培养基功能的影响等等。 研发维度十分精细纵深。”潘洪辉介绍说。

多种路径可能,选择“并购”为什么?

2022年,生物制药上游耗材领域垂直细分赛道打开了IPO窗口,而康晟生物凭借两大产品在国内“零突破”的优势,已在培养基赛道崭露头角。未来的资本路径存在众多可能。为何选择了并购整合这一路径?

康晟生物联合创始人、现乐纯生物集团首席商业官吴帆表示,以服务能力举例,康晟生物希望提供给客户的是一个细胞培养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所以产品跟产品之间的配合度要求就非常高。细胞株、培养基、反应器等都要高度配合,以方便客户使用。而通过乐纯生物更成熟的产业链体系和影响力,则可以在整个生物制药市场,提升康晟生物既有业务的渗透率。

从乐纯生物集团的角度,王逢表示,只要找对并购逻辑,确保“增速、增量、提质”的外延式增长价值,那么当下就是合理路径选择。此次并购补齐了乐纯生物的培养基业务,同时带来了这一领域的领先技术。通过不断完善和强化产业链能力,乐纯生物将承担起更多的行业责任,提供更大的行业价值,推动整个行业进步。康晟生物加入乐纯生物体系,“新乐纯”将彻底打通生物制药领域上、下游的工艺链条,完成从上游细胞培养、下游纯化到最终制剂罐装一站式解决方案(One-Stop Solution)的蜕变。

长效系统整合,并购之后做什么?

要定义一次成功的并购交易,重头在于“整合”的长久之功。“促进两个团队之间的良性整合,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发共同项目。”潘洪辉称,“过去两周,两边研发团队已经进行多次产品配合和设计的规划,做了非常详细的安排。”由于极强的协同需求,康晟生物进入乐纯生物体系之后,在研发、产品及业务层面的整合显得水到渠成。包括潘洪辉、吴帆在内,康晟的创始团队用“兄弟同心的技术融合”以及“令人兴奋的产品未来”表达了对下一赛程的期待。

潘洪辉说,在他个人感受中,加入乐纯生物是一个改革契机,“康晟过去的管理痛点,已经从乐纯找到了解决方案。”接下来他个人最重要的任务是按照(乐纯生物)集团安排,通过康晟业务为乐纯生物集团做贡献,实现并购效益最大化。同时通过集团管理模式和国际平台,加速提升康晟生物细胞培养基技术和客户服务能力,“把这些技术转化成乐纯生物集团层面的价值。”

王逢坦言,在更深远、更细节的系统中,整合远非易事,也绝不会在朝夕之间完成。这意味着,随着集团“拼图”越来越复杂,体系管理的压力会随之升级。“高速更新的企业组织必须保持足够的弹性、容错能力、修复能力及长期成长力。”

关键词: 生物制药 细胞培养 解决方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