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随记

2023-09-08 15:03:59 来源:个人图书馆-光明心手札


【资料图】

年少时,希望能够豁达通透幽默;可是,当自认为有点幽默感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不会笑了。

很多人和事,需要沉淀许久以后才能真正看清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反过来也是一样。有些面孔,越看越模糊;有些面孔,越看越清楚。模糊的不一定记不住,也可能是刻在了心里;清楚的不一定记得住,也可能是看透了表相。

对曾国藩,少年时嗤之以鼻,以为不过尔尔。三十岁以后,才慢慢领略他的卓越之处。等到过了四十,真正叹服其确为一代人杰。

一套书读到最后,总有不忍读的感觉。一方面,沉浸其中,犹如照着书活了一次,结尾相当于活到头了,岂能忍得住?另一方面,有些书,比如传记类的,读到最后,难免有英雄迟暮之叹,不忍掩卷。读人,也与读书一样。

曾国藩能成事,除了勤慎之外,在于其笃行实干。不过,实干,不一定能干实。有些工作,出发点是好的,也是为了干实事,可到最后却虚耗内卷,搞得大家苦不堪言。问题出在哪?根本还是不够实、乱作为,该干的事层层衰减,不该干的事层层加码。

太聪明的人一般都干不了实事,因为他们喜欢走捷径,习惯于以最小付出博取最大收获,抽身迅速,浅尝辄止,容易失之于轻浮急躁。只有那些不太聪明的人,才能躬身入局、脚踏实地,日积月累有所成就。

关键词:

上一篇: 涉案1.35亿元!山西太原警方打掉一个特大“黄金洗钱”犯罪团伙
下一篇: 最后一页